【回顾】【沙龙(第46期)】数字人文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

发布者:张宁珊发布时间:2024-09-24浏览次数:11

为进一步活跃学术氛围,激发青年学者学术兴趣,加强青年学者的跨学科交流,促进青年学术团队建设,第四十六期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学者学术沙龙活动于7月20日成功举行,内容总结如下。

 image.png

  在沙龙主旨发言阶段,安徽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唐宸从“数据库与古籍的数字化”“数据库与古籍数据的结构化与智能化”“文学文献学研究的生态革命”三个角度对文学文献学的数字人文方法和范式进行了详细深入的阐述,梳理了目前通行的古籍版本、古籍目录数据库的特点和使用情况,介绍了关系型、空间型、生产型、综合型数据库对古典文学、文献学研究范式创新的推动。唐宸认为,对文献学领域而言,数字人文能够推进学者关注版本先印后印等崭新维度研究,刺激古籍影印的高质量出版和已整理古籍的质量检验,使得古籍影像大数据和OCR模型的深度学习训练成为可能;对古典文学领域而言,数字人文能够促进文本挖掘、知识图谱与文学文献考据、量化分析与文学史研究、现场还原与作品解读、网络分析与作家研究的深度结合,继续扩展古典文学研究的时空维度。                                                                                   

  image.png 

  南通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副院长施贤明梳理了国内外数字人文的发展历程,介绍了《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CBDB)、《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GIS)和《古籍半自动标记平台》(MARKUS)等古典文学文献学研究数据库的基本情况,指出数据、平台、团队是数字人文的三大核心要素。古典文学的数字人文研究,既要注重作家、作品和历史地理等系列数据和结构化数据库的基础建设,使数据库可以实现语义检索、时空定位、关联生成,又可以统计分析、可视化呈现,还可以运用大数据和信息挖掘技术,开展空间分析、时段考察、意象流变、作家作品的接受史和影响史等理论研究。数字人文促成了文学与地理学、天文学等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并且让融合更具价值。同时应该关注数字人文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应该以数字化技术助力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课程建设的革新。

image.png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文化传播学院副教授钟彦飞从古籍整理的实践出发,指出数字人文为古籍整理文本过录、校勘、句读等环节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有效提升了古籍整理的效率。然而数字化时代古籍整理质量并未真正提高,同时传统古籍整理机械操作论、无用论在愈发突出。古籍整理技术只停留在“获取”或“读取”阶段,数字技术是客观辅助性手段,而高质量“阐释”或“提升”,如异文勘定、附录汇纂、编年考证、翻译笺注等层面,目前来看仍是不可突破的瓶颈。因此数字化时代古籍整理研究,应该从可视化、共享性、关联标注等方面着力发展,在占有大量古籍文本数据,长期高效训练模型的基础上,专业素养学者深度参与,提升数字化古籍整理的精度和深度。

 image.png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法学院中文系副教授、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张袁月结合自身文学地理学、文学图像学的研究,介绍了古代小说数字化研究的基础,从“数字化+可视化”“数字化+GIS”“数字化+GIS+可视化”三个角度,以具体实例展现了数字化在古典小说研究中的应用,提出应该深度利用数字人文技术,基于文献考察小说刊刻地理分布,利用小说版本/文本/图像时间差,研究文学地理景观变化,比较地理信息异同,探讨故事流变的时代地域特征,实现新领域与文献学、叙事文化学、小说评点等已有领域的整合互动。

 image.png

  交流环节,参会专家就基于数字人文的古典文学文献学研究、数字人文平台建设目前存在机遇与挑战、数字人文类课程教学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image.png

 

本次沙龙为与会师生提供了了解和学习数字人文最新进展、接触前沿研究方法的机会,有助于提升我校古典文学研究团队的数字素养。通过本次沙龙,汇聚文学、文献学、传播学、数字人文等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深入讨论了数字技术在古典文学研究,尤其是在古籍整理、文本挖掘、大数据分析、文学地理学中的应用,有效推动了传统文学研究思维和方法的革新,有助于提升我校古典文学文献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沙龙为研究者们提供了展示自己研究成果的平台,便于分享数据资源和工具,增进理解,激发创新思维,促进跨学科的对话与合作以及合作项目的孵化。

 

文科建设处

2024年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