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教育部社会科学司2022年工作要点

发布者:王晓琼发布时间:2022-03-10浏览次数:254

    2022年教育部社科司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迎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为主线,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相统一,以统筹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和启动实施2035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作为工作总牵引,加快推进高校思政课建设、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教育出版高质量发展。

一、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1.学习宣传阐释党的创新理论。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加强研究阐释和教育教学。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重大专项,在研究阐释习近平经济思想、法治思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等方面推出一批重大研究成果。持续加强教育系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院)建设。全力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研究,制订高校思政课教师和社科教学科研骨干联学联讲联研工作方案,开展专项行动。面向思政课教师举办党的二十大精神辅导,制作教学建议、专题教学课件,召开示范教学备课会。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研讨会。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设立一批重点选题,组织力量进行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的研究阐释。指导推动有关哲学社会科学期刊开设相关专题专栏。

    2.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和铸魂育人主渠道作用,贯彻落实好《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指导召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教育教学交流会。指导高校开好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大学生版)》。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群建设,推动建设必修课加选修课的课程体系。研制印发思政课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教学建议、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深入推进党的历史和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实施好伟大建党精神研究重大专项,深化“四史”学习教育研究。继续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领航计划系列主题活动。

    3.持续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修轮训。在各类思政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中及时贯穿融入党的创新理论。面向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及时导学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和《求是》发表重要文章,并贯穿融入思政课教学。落实《20202024年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工作规划》,以更好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心内容,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重点,举办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高校思政课骨干教师轮训班和高校思政课教师研修基地专题班。

二、善用“大思政课”,统筹推进高校思政课建设高质量发展

    4.实施大思政课建设专项行动。召开大思政课建设推进会,印发实施《关于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工作方案》。建好思政课堂,着力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善用社会大课堂,设立一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网络云课堂,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联合举办同上思政大课活动。启动大思政课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指导易班网站开展思政课学习平台建设试点工作,探索积累可借鉴可推广经验。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更好发挥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作用,支持建设一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基地。

    5.建设全国高校思政课教研系统。建设由高校思政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网络支持系统、教学创新中心资源开发系统、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核评估系统、思政课教师研修基地培训系统、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基础数据系统等共同组成的全国高校思政课教研系统。创新工作机制,建设覆盖每门思政课、服务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问题库、案例库、素材库和在线示范课程库等资源库,打造全国共建共享的思政课教学中央厨房。加强新一届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建设,充分发挥咨询、研判、督查、培训、评估、示范、指导、引领作用。加强思政课虚拟仿真中心建设。

    6.实施高校思政课教师能力提升攻坚计划。推动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完善国家、省级、学校三级培训体系,办好周末理论大讲堂,充分发挥34个研修基地作用,分课程组织教师专题研修培训,实现思政课教师培训全覆盖。加强高校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名师工作室建设,建立健全思政课教师帮扶机制,形成教师共同成长发展的强大合力。深入实施思政课教师研究专项,加强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提升教师科研能力。指导推动优化思政课教师评聘体系改革,强化教学导向。

    7.提升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管理水平。贯彻落实中办《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召开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推进会。统筹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深入实施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专项支持计划”“高校思政课教师在职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学位专项支持计划,选拔培养高素质人才从事思政课教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研究和教育教学。深入实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培养工程,着力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优秀青年人才。

三、聚焦有组织科研,全面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

    8.启动实施面向2035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印发《面向2035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打造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升级版,推动高校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召开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进行宣传解读和部署推动,加强调度落实,强化跟踪指导。开展专项调研,强化有组织科研,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开展联合攻关。实施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专项,深入开展共同富裕、乡村振兴、双碳减排等重大问题研究。指导建设高端国际学术对话平台,加强国际学术传播人才队伍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话语,增强中国学术国际影响力。

    9.大力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平台体系。推进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研制实验室管理办法,科学谋划实验室未来总体布局,积累总结试点经验,引领推动社科科研范式变革。优化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结构体系,按照基础研究型、智库功能型、交叉创新型三类模式进行分类管理,打造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主力军。

    10.积极推进高校智库建设。着眼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加强统筹谋划,深化改革创新,突出需求导向,优化高校智库体系,组织高校智库平台和专家学者开展长期性、跟踪性、储备性政策研究。进一步发挥教育类智库作用,主动服务教育科学决策和教育强国建设。加强咨政信息报送,强化重大选题策划,办好《教育部简报(高校智库专刊)》,扩大报送渠道,提高咨政服务能力。

    11.不断提升社科科研治理效能。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服务国家目标和鼓励自由探索相结合,进一步优化项目结构。启动建设社科创新团队,围绕新兴前沿领域,组织文理交叉、中青年为主的社科创新团队,培育新的学术增长点。深化评价体系改革,落实哲学社科领域破除唯论文等文件,加快构建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社科评价体系。组织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评选,宣传展示党的十九大以来高校社科界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加大政策宣讲,推动新修订的《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落地见效。加强科研伦理规范和建设,加强科研诚信教育,健全集教育、预防、监督、惩治于一体的学术诚信体系,营造良好创新生态。组织科研管理干部培训,加强社科统计分析工作,提升改造科研管理信息化平台,更好发挥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委员会作用。

四、提质增效,大力推进教育出版高质量发展

    12.指导推动主管出版单位繁荣发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人民教育出版社老同志的重要回信精神,指导推动教育出版单位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出版导向,把社会效益摆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分类指导,改革工作机制,引导所属出版单位积极申报国家各类出版工程,建设出版智库,深入推进出版融合发展。组织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党的历史、迎接党的二十大等图书主题出版工作。紧扣文化繁荣发展,出版一批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教材,出版一批重要文化典籍、人文社科领域、科学技术类、少儿读物等精品力作。认真组织好社会效益评价考核、图书质量检查、重大选题备案、书号核发等工作。

    13.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重要回信精神,全面推进《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落实落地。推出一批主题宣传好栏目、好文章。重点支持高校学报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思政课教学研究专栏。推进国际学术期刊建设,支持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外文期刊。支持创办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政课教学类、交叉学科类学术期刊。健全期刊出版阅评制度,切实做好期刊年度核验、质量抽检、社会效益评价考核等工作。

 【转载:关于印发《教育部社会科学司2022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 (moe.gov.cn)